期刊简介

               科普类期刊。中年健康顾问,老年长寿之友。普及保健知识,介绍抗老防病,报道长寿经验,提倡科学养生,开设益智乐园,选登书画摄影,解答求医问病,反映读者之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卫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

出版部门: 《中老年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7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01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0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老年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中老年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卫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 国际刊号:1002-7157
  • 国内刊号:11-101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老年保健杂志2004年第12期文章
  • 英娜,茫茫人海你在哪里?

    有一个人,接触时间虽短,却让我时时想起.只是世事沧桑,人海茫茫,她现在哪里,却难以找寻.那是1959年,我在北京第一机床厂铸工车间任技术员.......

    作者:王恩宇 刊期: 2004- 12

  •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养生保健

    目前医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还仅限于对症治疗,即只能改善症状、延缓进展(对早期和中期患者效果较好),而不能根治.因此,早期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晓光 刊期: 2004- 12

  • 痴呆病人如何进行智力训练

    智力训练是老年痴呆病人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对防治老年痴呆有重要的作用.智力活动内容很丰富,如常识、社会适应能力,计算分析和综合能力,逻辑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等.......

    作者:谢欲晓 刊期: 2004- 12

  • 如何与老年痴呆症患者沟通

    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通过适当的沟通方法,使患有痴呆症的老人感受到家人及外界对他的支持,从而减少无助或挫败感.以下是有关沟通的技巧.......

    作者:谢欲晓 刊期: 2004- 12

  • 谁得了老年痴呆症

    在生活中,常常见一些老年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怎么老忘事儿?怎么又忘记吃药了?我怎么又找不到家了?老伴说我衣服又穿反了?老伴又背着我出去干什么?老头子藏一柜子旧瓶子干什么?......

    作者:焦劲松 刊期: 2004- 12

  • 老年人出现记忆障碍就是病

    现在,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社会,200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人占6.96%.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人们对老年人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其中老年性痴呆首当其冲.由于老年性痴呆尚无根本性治疗,所以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已经出现记忆障碍(医学上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一般认为岁数大了糊涂或记忆不好是正常现象.其实,这这里面存在着向老年痴呆症发展的危险,所以老年记忆障碍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04- 12

  •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进展缓慢.一般来说轻度痴呆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中度痴呆需少许监护和照顾,重度痴呆需经常监护和照顾.虽然药物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病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预防老年痴呆还需从家庭开始.除了就医治疗,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也十分重要.那么预防和家庭护理包括哪些内容呢?......

    作者:谢欲晓 刊期: 2004- 12

  • 谈谈老年情感障碍与老年痴呆

    在9月21日世界痴呆日前后,京城许多大医院为老年朋友举办了义诊咨询活动.前来就诊的许多老年人都说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更令人困惑的是连性格和脾气都出现了变化,比如年轻时性格开朗,待人接物都很开通大方,现在变得少言寡语、斤斤计较、烦躁、爱钻牛角尖等等.老伴不理解,孩子们更是一头雾水,索性敬而远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谈谈老年人的情感变化与老年痴呆这一话题.......

    作者:焦明铭 刊期: 2004- 12

  • 人老四戒

    戒虚度:老年人要合理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保持一种规律的生活节奏,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让晚年过得充实、快乐.......

    作者:王家琪 刊期: 2004- 12

  • 社区卫生服务托起全民健康基石

    社区卫生服务近在咫尺北京: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据有关部门介绍,北京市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广.随着医改的深入,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包全管的医疗保障制度一去不复返了,但又必须让生活并不很富裕的老百姓用比较少的钱获得方便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正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作者:虞悦 刊期: 2004- 12